2017年10月5日 星期四

種植檸檬 (一)




眼前這一棵植物是我種了兩年多的檸檬, 由種子發芽,然後換大盤,跟我搬了一次屋,現在已經長了很多葉,但還沒有開花。



檸檬喜歡酸性的泥土, 所以我下了咖啡渣當肥料去種. 亦要很多, 每日我都倒了三百毫升的水.




檸檬樹若由種子種起到開花結果要七年的時間,至少還有五年的時間才會開花。




花墟有已經結果的檸檬樹出售,賣二百元多,七年時間原來只值二百幾元,有時覺得真是浪費時間。











饒宗頤文化館

饒宗頤文化館位於美孚, 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



前身是護理院"荔康居", 再之前是荔枝角醫院, 是一間精神病療養院. 而療養院前身是傳染病醫院. 還有被設為海關分廠、華工屯舍、檢疫站、監獄等等。



文化館並不是饒宗頤的舊居, 或是曾經工作的地方. 只是一個地方介紹饒宗頤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有幾間活動室展出饒宗頤的畫作, 亦有影片播放.



文化館有餐廳, 以前是銀杏館, 現在是頤膳房. 亦有Pacific Café 和一間茶室.



文化館旁邊是翠雅山房, 提供房間入住, 房間是中式擺設. 最平五百多元就可以住一晚.


















2017年10月2日 星期一

荔枝角公園

荔枝角公園是在美孚地鐵站..........完


















報紙上的錯字 - 哈利卡尼今季入球


英超每季通常在八月中開始比賽, 有看英超比賽的人一定會知道. 





九月二十八日, 賽季進行了一個多月, 踢了第六輪, 即是只踢了六場比賽. 實在不明白「明報」怎樣計哈利卡尼今季上陣30場入了34球.





這看來是計今年入了多少球, 而不是今季入了多少球. 但這又有甚麼意義呢? 球季完了後, 會有很多球員轉會, 而入球的機會就會因為隊員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報紙就是會有錯字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種植蕃薯 (四)

十月一日, 下種接近一個月



今個星期天氣很好, 每天都有猛烈的陽光. 蕃薯每天都吸取大量的水份, 盆的重量好快變得很輕, 而且葉子很容易變軟.






2017年9月24日 星期日

Live is Evil


Live is Evil.





在餐廳食晚飯,  坐的位置對著大玻璃, 大玻璃上貼著"Live", 從室內向外望出, 就變成"Evil". 





要生活就要變得邪惡.





工作上每位同事每天都要做5份報告, 如果你想早些收工, 你可以做快一點, 或是將工作交給其他同事做, 又或者壓迫菜鳥去幫你完成.





當上司有新的工作分配時, 這時要說的台詞就是"我甚麼也不知道. 我不知道你想說甚麼. 這些事不屬我的工作範圍."





你要在公司輕輕鬆鬆等收工, 回家享受生活. 那麼就要做一隻Evil.





還有一句, "Lived is Devil"










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閱讀 - 台灣女孩頑張れ

放假時讀了這本書, 其中有介紹一處地方"路旁靈園". 那裏是靈園, 埋葬先人的地方; 那裏亦是賞櫻名所, 賞櫻季節時當地人會到那裏賞櫻, 甚至在那裏野餐, 亦有人叫外送Pizza.



香港人對墓地十分忌諱. 買樓也不要買對著墓園, 但去日本墓園觀櫻,又有很多人願意.



如果香港政府在本港的墳場種櫻花, 即是在和合石墳場起一個櫻花園, 又會如何呢?

種植蕃薯 (三)













9月17日

早上忙記了淋水, 蕃薯葉變軟了. 中午時立刻淋水. 下午葉又變回正常張開. 今個星期葉了向四方八面展開.














2017年9月17日 星期日

種植蕃薯 (二)


9月17日


蕃薯葉變綠, 而且葉長得很大塊. 小盆已經不夠空間生長. 水也吸得很多, 加滿水, 一日後就變得很輕身. 










2017年9月13日 星期三

鈴の屋 - 豆腐

豆腐你會怎樣吃? 豆腐本身平淡無味, 如果一餐飯都吃豆腐會不會太過寡口呢?



我的確去了一間專吃豆腐的飯店, 那是在日本名古屋的鈴の屋. 那次我吃了豆腐三昧.其中有田樂燒, 即是將豆腐燒烤. 而有一碟豆腐菜式則忘記了是甚麼, 有沒有人可以幫我埔充一下? 這間店不是有太多客人, 網上的評論也不是太出色. 試了一次就不是太有可能會再試多一次.



右上角的菜式忘記了甚麼.













































吃了這一餐豆腐之後怎樣, 我不是太飽, 到了住宿的附近買了一隻大雞脾. 名古屋的雞脾跟雞翼一樣很好吃.





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人有相似, 書有相同

家中有太多書, 看完後會把書放回書架. 我的書架放滿了書, 一層書會放三排, 有時不記得書放在那裏, 太太也不知道書架上有甚麼書.



有一天太太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書覺得很有趣, 借了回來, 結果我在書架上找到了同名的書.大家都覺得這本書很有趣.



左邊是我的收蔵, 右邊是從圖書館借回來的書.




銅鑼灣的英文是甚麼?

銅鑼灣的英文是Causeway Bay.

銅鑼灣道的英文是Tung Lo Wan Road.

高士威道的英文是 Causeway Road.



那麼銅鑼灣花園的文是甚麼呢?



Tung Lo Wan Garden.




種植蕃薯 (一)


在超市買了一些日本蕃薯做蕃薯糖水, 有幾個蕃薯沒有吃, 放多幾天便出了芽. 出了芽便不可以進食.


找了一個盆, 放入已經蕃薯, 過了一星期後, 生了新的紅葉. 不知道這一隻品種如何. 會一星期觀察一次, 記錄生長狀況.





9月12日, 下種一個星期




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書上的廣島

放大假卻沒有去旅行, 從圖書館借了這本《別傻了, 這才是廣島》,就當自己去了旅行.



廣島市中心比較細, 半徑只有二點五公里, 電車行駛速度慢, 比交通燈轉燈的時間還久. 行路比乘電車還要快. 電車是用來散心或是在雨天避免淋濕.



廣島有一個在深山好玩的地方 —「地爐山賊」, 那裏有慶典, 有太鼓, 有抽籤的神社, 有不同季節的活動, 好似是一個主題公園. 到了那裏就要一賞山賊燒和山賊飯糰.



廣島有鯊魚刺身, 但廣島人會說是鱷魚刺身, 因為日語這兩詞讀音相似.



廣島特式美食就有什錦燒和烏龍麵. 亦有武藏飯糰和Chichiyasu優格. 甜點有楓葉饅頭, 有只造奶油蛋糕的「長崎堂」, 麵包就有賣丹麥麵包的「高木麵包」. 吳市有波蘿麵包, 炸蛋糕和Bikkuri堂的饅頭. 廣島是三大清酒產地之一, 十月有清酒祭典, 喜愛飲清酒的廣島人就會到西条飲酒. 廣島因水質好, 而且浪比較小, 適合養殖蠔, 佔了日本的生產量多於五成. 而廣島氣候溫暖, 宜種植柑橘類果實, 檸檬則是全日本生產量第一.



廣島人十分熱愛棒球, 對於當地的鯉魚球隊十分支持, 會演奏銅管小號﹑施放高空氣球等替球隊加油. 如果有球員轉投其他隊伍, 廣島人就會非常生氣.



廣島還有一些詞彚有特別的意思, 例如"Hage". 一般的意思是禿頭, 但在廣島的方言中, 這是指剝皮魚.



書裏還介紹了很多有趣的廣島人生活習慣, 但沒有在那裏生活過, 是很難理解. 讀書始終沒有去旅行更能體會當地的文化.

2017年5月16日 星期二

為了自己可以去到幾盡?

UGL事宜委員會, 調查特首梁振英與澳洲企業UGL所訂協議的事宜. 副主席周浩鼎, 讓被調查的對象梁振英去修改研究範圍的修訂建議. 這分明是失職的行為, 為了討好老闆, 為了自己, 也要頂(鼎)硬上. 辛苦周浩鼎了.



填色比賽中, 一名三歳小童拿下亞軍, 作品顏色鮮艷, 顏色沒有出界, 而且深淺色分明. 一看就知家長積極參與出手制作. 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吐氣揚眉, 明知是不公平, 也要在明也在暗中幫助自己的孩子.



另一方面評判沒有懷疑這份作品, 然後頒了一個亞軍, 實是助紂為虐, 助長壞風氣. 比賽是給孩子參加的, 不是家長的. 請家長參加成人組吧.



香港人為了自己的利益, 明知是錯的都要做. 為甚麼我們會變成這樣?




2017年1月22日 星期日

讀舊報紙 - 林克漢小提琴演奏會


翻看很舊的報紙, 見到當年市政局辧的文餘活動, 其中一則吸引了我的目光是"林克漢小提琴演奏會", 林克漢生在1931年印尼出生, 見報當日約49歳. 2014年1月30日離世, 享年83歳.





林氏的兄弟和姐姐都是音樂家, 兄長林克昌 (1928年出生)是指揮家. 姐姐Swan Liang Lim(1929年出生)是鋼琴家, 哥哥林克明(1930年出生)是大提琴家, 林克定中提琴家(1933年出生). 林氏於五十年回中國, 四兄弟亦曾在中國為外交使節演奏舒伯特的「弦樂四重奏」





林氏1971年來港發展, 於1977年創辦香港中華管弦樂團. 後改名為中華民族管弦樂團, Facebook 專頁為https://www.facebook.com/ChinaPhilharmonicOrchestraHongKong/



林氏1977年於一場音樂會中拉了三首小提琴協奏曲, 上半場是孟德爾遜的「E小調」和《梁祝》下半場則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調」, 沒有任何聲音紀錄, 林氏可以記得三首樂曲, 只可說記憶力驚人.



網上亦找不到任何有關林氏的錄音, 很難知道他的功力如何.



上一代的演奏家, 因為錄音技術不純熟, 大多沒有錄音, 不能將他們寶貴的片段保留. 現今任何一個人拿著智能電話就可以拍片錄音, 然後上載分享, 任何人都可人都可以做音樂家.



技驚四座, 但生不逢時, 甚為可惜.







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Pizza 雜談(二)

買了多次Pizza, 跟大家分享我買Pizza的心得.



1. 外賣自取就不要叫套餐, 外賣自取通常都會有折扣優惠, 但優惠不適合於套餐. 雖然套餐有可樂送, 但到超市買可以更省錢.



2. 用追加優惠去補回一份人的食量. 即是說4個人就叫3人餐,然後用盡所有追加優惠(例如加10元可以加多一份炸雞)去填補餘下1人須要的食量. 這樣買可以更省錢.



3. 網上訂購買滿特定金額就會有多一款食物送, 如果跟特定金額比差少許, 不妨買多少少, 拿取優惠.